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22億美元和解,?GSK為安全買單

2024-10-12 14:35
氨基觀察
關注

經(jīng)過長達5年的法律斗爭,GSK最終還是選擇了和解。

10月9日,GSK宣布就其胃灼熱藥物Zantac致癌問題訴訟案與10家原告公司達成和解,GSK需要為大約80000起訴訟支付22億美元,為每位索賠人支付大約27500美元,避免其在美國面臨的93%州訴訟案。

同時,對首個發(fā)出Zantac致癌風險警告的美國獨立實驗室Valisure,GSK也同意了以7000萬美元解決訴訟。

歷時5年,22億美元,這一巨額賠償不僅為GSK敲響了藥物安全警鐘,也為其他藥企帶來了深刻的教訓。藥企們應當從中吸取經(jīng)驗,更加重視藥物安全性和透明度,以避免類似的法律風險和聲譽損失。

/ 01 / Zantac“致癌”風波

Zantac本是一款熱銷的胃灼熱藥物,從風靡全球到因致癌風險退出市場,長達數(shù)年的訴訟糾紛,對患者和生產(chǎn)商來說都算得上是一次緩慢又波折不斷的過山車。

這場風波,還要追溯至2019年6月。當時,Valisure在例行批量檢測時發(fā)現(xiàn)并告知FDA,Zantac中的活性成分雷尼替丁在某些條件下降解,會生成2A類致癌物N-二甲基亞硝胺(NDMA)。同年9月,Valisure向FDA正式提交公民請愿書,要求召回含雷尼替丁的所有產(chǎn)品。

自此,Zantac深陷致癌風波。

FDA進一步發(fā)現(xiàn),Zantac存放溫度越高或時間越久時,原本含量極低的NDMA超標風險會升高,因此,F(xiàn)DA要求生產(chǎn)商將Zantac召回,退出市場。

即使2020年,Zantac制造商們紛紛接受召回指令,但患者們的恐慌與憤怒情緒仍得不到平息。

此后輝瑞、勃林格殷格翰和賽諾菲等生產(chǎn)制造商,便一直被層出不窮的官司纏身。身為原研大藥企的GSK更是首當其沖,承擔最大炮火。

Zantac致癌風波愈演愈烈,反轉不斷。盡管2022年8月,GSK聲明沒有證據(jù)表明雷尼替丁治療與患者癌癥發(fā)展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原定為Zantac第一次審判的訴訟原告,也在未得到任何索賠款時申請了自愿駁回,但這并不足以打消投資者們的擔憂,GSK股價大跌。

4個月后,佛羅里達州一名聯(lián)邦法官以證據(jù)缺陷為由駁回了訴訟,為GSK避免了當?shù)丶s50000起訴訟,也讓GSK股價回升近8%。

直到今年6月3日,因美國特拉華州法院決定繼續(xù)審理Zantac訴訟案,GSK在倫敦市場再次大跌9.8%,市值蒸發(fā)超80億美元。有業(yè)界人士預測,GSK要想解決索賠可能要支付20億美元。到10月9日,GSK終于選擇了和解,金額也遠超預測,高達22億美元。

盡管GSK一直堅稱Zantac是安全的,但也架不住長期數(shù)以萬計的訴訟。其他藥企也在今年更早地選擇了賠償和解,賽諾菲在4月同意了支付1億美元解決約4000起訴訟,輝瑞在5月以2.5億美元的金額解決10000多起Zantac治癌問題相關訴訟案。

/ 02 / GSK敲響藥企警鈴

從GSK這場長達數(shù)年的糾紛不難看出,當藥企面臨此類訴訟時,不僅是對公眾信任度的一次挑戰(zhàn),其本身財務狀況和在股市的表現(xiàn)也會受到影響。

頂著如此大的風險,藥企因產(chǎn)品問題被起訴的案件也遠不止Zantac一例。

單就GSK來說,2004年時就因隱瞞抗抑郁藥帕羅西汀的致自殺風險的研究結果而遭到紐約州總檢察長艾略特·斯皮策的起訴,股價應聲而跌;賽諾菲因抗癲癇藥Depakine致出生缺陷被起訴,判決45萬歐元賠償金;默克萬絡案糾纏多年最終支付8億美元罰款;強生的爽身粉致癌案更是前后拉扯十余年,同意89億美元的天價賠償款,后將包含爽身粉在內(nèi)的消費者業(yè)務拆分出去……

現(xiàn)在看來,通過審批的藥物也未必是安全的。相關訴訟案的發(fā)生與發(fā)酵,責任不全在監(jiān)管機構,更多是對藥企的提醒。

首先是敲響了各大藥企對加強藥物安全性把控的警鐘。除了在上市前做足有效的臨床試驗和安全性評估,還要在原料采購、產(chǎn)品生產(chǎn)到出庫每個環(huán)節(jié)嚴格遵守法律法規(guī),做好追蹤監(jiān)測。畢竟,藥物事關人命安全,馬虎不得。

同時,面臨訴訟時,考慮到可能造成的利益、聲譽損害和長期影響,藥企也要全面考慮對策,以避免進一步的法律糾紛對公司造成的更大損害。

GSK在此次和解中就直言:和解符合公司的最佳長期利益,可以避免繼續(xù)訴訟的風險。畢竟長期訴訟的最終結果無論是勝訴或是支付巨額賠款或和解金,不僅前期訴訟費用會打水漂,最重要的是,“避免因曠日持久的訴訟而分散注意力”。

如何將重心回歸到核心業(yè)務和新產(chǎn)品開發(fā)上,或許才是藥企在競爭激烈的藥品市場上活下去的最優(yōu)解。

       原文標題 : 22億美元和解,?GSK為安全買單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醫(yī)療科技 獵頭職位 更多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nèi)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