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造車十年不成,蘋果終向現(xiàn)實妥協(xié)

2024-02-29 09:02
汽車大事記
關注

造車十年的蘋果汽車,居然爛尾了?

近日,有知情人士稱,蘋果將放棄跟進了近十年的電動車項目,其中大部分員工將轉崗至AI部門,而這也意味著,蘋果在此項目中投入的數(shù)十億美金都將打水漂。

實際上,蘋果在汽車領域的計劃布局的非常早,但遺憾的是,在近十年的時間里,蘋果并沒有做出什么成果,可以說是起了個大早,卻連集也沒趕上

從2008年起,蘋果就萌發(fā)了造車的野心,在那一年,蘋果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喬布斯就提出要打造蘋果智能汽車品牌“iCar”。到了2014年,蘋果公司正式啟動了他們的造車計劃,并將其命名為“泰坦(Titan)計劃”。

隨后,蘋果公司便開始高調地從各個汽車企業(yè)里高薪挖人。特斯拉、福特等多家公司的動力測試和混合動力工程師都被蘋果挖走。而特斯拉CEO馬斯克也曾發(fā)文嘲諷蘋果的挖人行為,稱“他們雇走了我們炒掉的人。”

在這10年間,由于管理層的不斷變化以及造車思維的搖擺不定,蘋果公司造車項目負責人換了一屆又一屆,蘋果汽車的量產(chǎn)時間也一再推遲,最終蘋果公司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造車計劃夭折,轉向人工智能領域。

蘋果造車爛尾的消息一出,許多潛在的競爭對手都馬上沖在了吃瓜的第一線。

先是有馬斯克在社交平臺上用敬禮和抽煙的emoji表情回應了蘋果的這一消息,畢竟對于特斯拉來說,蘋果汽車一直是其潛在威脅,而此次蘋果汽車計劃的夭折對現(xiàn)在的特斯拉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

而后理想汽車的CEO李想也發(fā)文稱,他認為蘋果放棄造車,聚焦人工智能是絕對正確的戰(zhàn)略選擇。

友商們的種種反應,似乎都暗示了蘋果造車的結局。但蘋果公司在該項目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金錢與精力,為什么其造車計劃還會胎死腹中呢?

別看蘋果提出造車的時間點很早,但其實它一直都沒有把握好進入新能源智能汽車行業(yè)的時機。如果蘋果有著像特斯拉、比亞迪一樣的入場時機,那么蘋果很有可能會大殺四方。

但是現(xiàn)在的汽車行業(yè)的競爭已經(jīng)進入了白熱化階段,車企們拼的不止是實力,更是拼速度。威馬、高合等車企都相繼在新能源汽車的慘痛競爭中倒下。若蘋果在這個時候殺入,即使有著很強的研發(fā)能力,但也可能適應不了市場的高速迭代,泰坦計劃或許也達不到人們的預期。

回顧蘋果的發(fā)展歷程,蘋果是智能手機的引領者。是他們首先把老式的翻蓋手機進化成一個多用途的、智能化的電子產(chǎn)品。在這其中,蘋果一直都是以追求極致的用戶體驗為核心理念。但是這一次,蘋果追求的極致有點太遙不可及了。

蘋果從一開始就希望打造一輛無人駕駛汽車。但是無人駕駛需要收集海量的數(shù)據(jù),現(xiàn)如今的科技發(fā)展并不能完全支撐無人駕駛在開放道路中的通行。但是蘋果以對產(chǎn)品要求以及其嚴苛著稱,如果達不到自己的標準,就不會推向市場。

蘋果對無人駕駛的執(zhí)念以及面對激烈競爭最終導致了他們在造車戰(zhàn)略上的舉棋不定,最后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造車計劃夭折。

而此時的蘋果選擇轉向AI領域,無論是明智之舉,還是知難而退,對它自身而言,或許是最好的選擇了。

       原文標題 : 造車十年不成,蘋果終向現(xiàn)實妥協(xié)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人工智能 獵頭職位 更多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wǎng)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